媒體:《伴侶》雜志2025年6月總第553期P22《婚戀診室》
本期專家:陳婕,廣州聽說吧心理咨詢中心高級咨詢師,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。
小敏咨詢:
我和丈夫結婚4年多,此前一直忙于事業,計劃等經濟條件穩定后再要孩子。如今,我們都30多歲,事業步入正軌,雙方父母也不斷催促,我們便開始積極備孕。
但近1年來,我們未都沒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,卻始終沒有結果。去醫院檢查后,各項生理指標均正常,這讓我們十分著急。
周圍的同事、朋友陸續傳來生子的喜訊,看著他們在朋友圈曬寶寶的照片,我既羨慕又煎熬,從未想過懷孕會如此艱難。丈夫壓力很大,我們都不明白問題究竟出在了哪里,更不知道這樣的煎熬何時才是盡頭。請問我該怎么辦?
陳婕解答:
生育對大多數人而言意義重大,它象征著生命的延續,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個體生命的完整性。因此,無論男女,在生育問題上遭遇阻礙時,都會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。尤其是面對年齡增長、社會期待、父母催促等情況時,心理壓力會愈發沉重,失落感與挫敗感與日俱增,內心會變得煩躁焦慮,甚至開始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,逐漸對生育失去信心。
不孕的成因復雜多樣,心因性不孕是指由心理因素而非明確器質性病變導致的不孕現象。小敏和丈夫去醫院檢查后,排除了器質性病變的可能,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不孕與心理因素相關。
面對心因性不孕,小敏和丈夫的首要任務就是緩解生育焦慮、減輕自我懷疑。
許多備孕的夫妻都會有類似的階段——檢查無異常卻難以備孕成功,這恰恰凸顯了心理狀態的重要性。長期處于高壓狀態會導致個體激素分泌發生變化,間接影響排卵或精子活性。若不及時干預,很容易陷入“焦慮——軀體緊張——備孕失敗——更焦慮”的惡性循環。也有部分夫妻在備孕多年無果后,選擇放棄備孕或領養孩子,心理壓力隨之緩解,反而懷孕了。
當然,很多人即便明白需要以輕松心態備孕,但內心的擔憂和焦慮并不能因此而消除。此時,適當調整日常作息、變換生活環境或尋求專業心理輔導等,都是可行的辦法。
若在緩解了生育焦慮后,小敏仍未能懷孕,那么就需要考慮是否存在更深層次的心理因素了。覺察并識別孕育孩子可能會面臨的困境和擔憂,或許能幫助小敏找到潛意識中未被意識到的恐懼和未被表達的愿望。
心因性不孕的形成往往經歷了這樣的過程:長期的心理壓力會促使大腦持續分泌應激激素,這些激素通過下丘腦-垂體-性腺軸影響生殖內分泌系統,導致排卵異常或子宮內膜容受性下降,這種身心交互作用形成了“壓力增大-內分泌紊亂-受孕困難”的惡性循環。
怎么解決心因性不孕問題呢?心理專家會分三步進行:
1、認知覺察:通過專業心理咨詢(如運用認知行為療法),幫助小敏識別潛意識中的矛盾沖突,比如,是否將“完美母親”的理想投射到自己身上,要求自己必須成為“零失誤”的母親,總是思考當下的家庭關系是否能為孩子提供穩定的環境等。
2、遞進探索:采用漸進式提問引導,結合完形療法、空椅子技術等,逐步解構潛意識中的核心信念。例如:“養育孩子對我真正的意義是什么?”“在現有條件下,孩子會給我帶來什么改變?”
3、身心整合:建議采用正念訓練、藝術表達等方式,促進情感表達與認知修正,蕞終達成意識與潛意識的和解。
正如心理學家榮格所言:“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不會消亡,它們只是被埋起來了,并在未來以更丑陋的方式涌現?!蔽ㄓ行∶敉瓿闪俗晕艺J知的功課,才能從“為滿足期待生育”轉化為“因真正期待生育”,這是的孕育才能成為身心和諧統一的選擇。
▎本文為中心陳婕老師原創文章,已做原創保護,轉載時請標明出處,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者,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。
相關閱讀:
溫馨提醒
心理咨詢預約熱線:020-34385911,34371477, 心理咨詢預約微信:13316087099,15815815407
廣州李建學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江南西總部:廣州海珠區寶業路46號江南花園D座1703室(廣百新一城樓上)
江南西分部: 廣州海珠區寶業路46號江南花園D座3006室(廣百新一城樓上)粵ICP備16042130號 技術支持:華創網絡